綿柔的太極拳,面對外家拳洶洶攻勢,既不正面頂牛,盲目冒進,也不脫離接觸,消極逃避,而是周身無凸凹,無缺陷,沾粘連隨,進退相依,讓過鋒銳,避實就虛,以閃戰身法、用曲橫之力化解對方來勁的方向、角度和力點,在引進落空中促使硬拼進者編織失敗,形成背勢;而自己則蓄積力量,伺機反攻,最終被動化主動,四兩撥千斤,一擊致命!太極拳的勝利,是後發先至、以柔克剛的典範。太極拳之柔的力道,屬威力!?
其實,柔的力道,豈止在武功場中,大千世界,朗朗乾坤,何處不在? ?
在自然界,最柔莫過於水。小小水珠滴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竟能使石板凹陷成洞,誠所謂水滴石穿;而海浪奔騰,潮起潮落,海崖礁石無不被沖刷得通體鱗傷。故大散文家楊朔在形容水之柔時用了“咬”字,將水之力寫透。 “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疆者莫之能勝。”從點點滴滴到滔滔滾滾,從涓涓潺潺到浩浩蕩,泉、溪、河、江,匯流成洋,洗滌世界,蒼海桑田,人間天上,盡在至柔之間。水之柔的力道,屬恆力!?

在植物界,小草極柔弱,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惟其柔小,才可壯大;而一旦壯大,則開始走向枯槁。只有經常處於柔弱的地位,才不會因堅強成熟接近死亡。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堅,柔的極處便是堅之極處。草之柔的力道,屬活力!?
在生活及生產實踐中,貴柔體現在當其無,才有其用。車輪絕非整圓,須留空接連輻條,方才滾動;器皿絕非整塊,須剜空方能盛物;房屋絕非整幢,須鑿門窗方可為室。萬物必須有“無”,有柔虛處,才能造福於人。因而,萬物之柔的力道,屬實力。 ?
在藝術創作中,國畫的留白,書法的飛白,弦彈​​的凝絕,評話的頓挫,歌唱的低、緩、休、止,舞蹈的慢、靜、輕、伏,無不是貴柔說的生動運用。曲則全,枉則直,無聲勝有聲,形斷意不斷,退一步海闊天空,反而給人以韻律美、節奏美、反差美、對比美,反而給欣賞者留下了更為博大的想像空間藝術之柔的力道,屬魅力!?

在人體器官中,舌與牙,一柔一剛。人活在世,何曾見舌頭舔傷牙齒,卻常有牙齒咬疼其舌。儘管堅牙利齒威風一世,欺軟凌弱,但人一旦進入垂暮晚年,任鐵嘴銅牙也如秋風敗絮,無可奈何蕭蕭落下,獨剩下舌頭矯繞靈動,與生共存!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肉口而來,肉口而去!舌之柔的力道,屬毅力。 ?
在婚姻生活中,男人是山,女人則是水。而每每有女人能“制伏”男人的,究其殺抬,不是強悍、不是兇惡,卻是貴柔示弱。示弱,使丈夫滿足了男子漢尊嚴威的同時,醺醺然義無返顧地充當護花使者而被妻子牽著鼻子走。故舉凡家庭中,能施用柔弱策略的女人,一定是內在素質比男人更堅強的“男人”。這樣的柔,是煉之鋼繞指柔的剛柔結合。女人之柔的力道,屬魔力!?

在政治舞台上,貴柔更披演繹成“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疆之,將欲廢之,興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的鬥爭謀略。作為一種權術(或曰武器),它在運籌帷幄、爭權奪利中屬顯身手:鄭伯的貴柔,一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姿容共叔段違反國規、滋長反意、策劃兵變,多行不必必自斃,最終順理成章一舉克段於鄢;曹劌的貴柔,在於齊人三鼓時加避進銳,而在齊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後,以己盈克之逐之;勾踐的貴柔,在於國破家亡時,表面上心甘情願地為夫差作奴僕、嘗便矢,一旦虎出牢寵,便臥薪嘗膽,十年生聚,雪恥滅誤;劉邦的貴​​柔,在於西擊咸陽,緩稱關中之主,還軍灞上,約法三章,火燒棧道,固守巴蜀,因屈求伸,伺機還定三秦,進圖天下,開創了功垂千來的時代;劉備的貴柔,在於四面楚歌時,仍攜民渡江,三讓徐州,甚至將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韜晦成澆灌菜園、驚雷落匙,蒼天不負守雌人,他到底“哭”出了鼎立三分……可見,他們的貴柔,充滿了政治上軍事上的大智大慧。這智慧,所表現的守,不是單純的守,而是守中有攻,先守後攻;所表現的內,不是逆來順受,而是逢進必閃,逢閃必進;所表現的退,不是消極的退,而是以退為進,退寸進尺。所以,政治家之柔的力道,屬智力!
“柔”說之源,蓋出於我國先秦哲學思想上尚柔流派的道家學派,我們尤其要感謝老子與莊子兩位老祖先,是他們在兩千多年前的《道德經》和《南華經》中,通過對世界運動變化規律的探索與把握,率先提出了“柔之勝剛,弱之勝疆,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的貴柔學說,使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認識宇宙、實踐人生時,取之不竭,用之有益。因為,篩除掉貴柔學說中不爭、無為的消極因素後,留存的精華便是原始樸素的辯證法,而辯證法,屬於科學。先人留下了蘊藏如此豐富的民族傳統思想寶庫,盡付後來人挖掘與享用,這實在是我們的大福氣。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m88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