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者,無極而生。”此句似有語病。非“無極生太極”,乃“無極而太極”也。 “有生於無,生生不已”,這是宇宙萬物不易之理;“變之易之,變易無窮,”這也是宇宙萬物不易之理。這猶如鮑國安演曹孟德,唐國強飾諸葛亮,乃鮑國安而曹操,唐國強而孔明,非鮑國安生曹操,唐國強生孔明,“無極而太極”,似乎與此理同。
無極者,天地之始,宇宙之本,陰陽之母,萬物之源也。 “無極而太極”之時,“分動分靜”之機也。 “動之則分”,分什麼?分陰陽。分陰分陽,為陰為陽,乃陰乃陽,此陰陽萬千變化,寓五行“進、退、顧、盼”之中;“靜之則合”,合什麼?合陰陽。合陰合陽,含陰含陽,有陰有陽,其陰陽萬般玄機,在五行“中定”之內。 “動之則分”,為“無極而太極”;“靜之則合”,乃“太極歸無極”。不論動分、靜合,均無“過”,無“不及”。 “過”,為“頂”為“抗”,“不及”,為“丟”為“匾”,“頂、抗、丟、匾”,此皆為病。彼曲而我伸之,“分厘不錯”;彼伸而我曲之,“毫髮無差”;“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剛為陽,柔為陰;順為陽,背為陰;走為陰,粘為陽。陰陽同步,陰陽一體。彼動急我急動之,謂之“應”,有感而“應”,有響即“應”;彼動緩我緩動之,謂之“隨”,“隨”人所動,“隨”勢“隨”機。“走、粘、應、隨”,變化萬千,而以一理貫穿其中,即“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心中不能豁然領悟,意、氣、神不能貫通自如。
太極拳不論行功走架,還是推手練功,必須牢記“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左重則左虛”,謂“左顧”;“右重則右杳”,謂之右盼;“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謂“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讓對方看得見,摸不著,抓不住,找不到,無跡可尋,謂“進之則愈長”;我見機而人,逢虛而進,粘制對方,使彼無路可遁,謂“退之則愈促”。倘能練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才能“英雄所向無敵”。而“英雄所向無敵”,並非“英雄可以戰勝任何對手”,而是“無人能戰勝英雄”。這才是太極拳修持的最高修為。
中華武術千門萬戶,勢法功法各各有別,但不外乎“以壯欺弱,以慢讓快”。此人之先天本能,並非後天學而得之。然“四兩撥動千斤”,並非以力取勝,“耄耋得以御眾”,快又有何能為呢?
金庸先生說:“太極拳不運氣、不用力。力氣的來源在於對手,我只是轉移對手力氣的方向。對手所以失敗,是他自己失敗的,他是被他自己的力氣所擊倒。如果對手自始至終保持他的重心平衡,或者,他根本不來打我,他就不會失敗。練太極拳的人,應該不會去主動攻擊別人。”
金庸先生還說:“練太極拳,練的主要不是拳腳功夫,而是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如果說“以智勝力”,恐怕還是說得淺了,最高境界的太極拳,甚至不求發展頭腦中的“智”,而是修養一種沖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剛”,而是根本不求“克”。腦中時時存著一個“克制對手”的念頭,恐怕練不到太極拳的上乘境界,甚至於,存在一個“練到上乘境界的念頭去練拳,也就不能達到這種境界”。 (上述見金庸先生為吳公藻先生《太極拳講義》所作的跋。)
根據金庸先生的精闢論述,我們可以體悟:“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四兩撥千斤”,這僅僅是太極拳“懂勁”階段的技法,並非太極拳“神明”境界功夫。太極拳“神明”境界功夫,無“克”,無“制”,也無“撥”,它應當是“以柔粘剛,以慢待快,以虛化實,以空容大”。彼剛我以柔粘之,“粘膠貼在秤砣上”;彼快我以慢待之,“急驚風偏遇慢郎中”;彼實我以虛化之 “漫漫大海憑魚躍”;彼大我以空容之,“天空任由百鳥飛”。
太極拳修持在“走、粘、應、隨”中,應當“立身中正腰為主,身靈形活臂如輪”。謹忌“偏沉”,“偏沉”則失卻平衡,“隨”人擺佈;切忌“雙重”,雙重則僵滯不通,為人所製。習拳有年,而“自為人制”,未曾悟通何為“雙重”之病啊!欲避“雙重”,須明陰陽,粘為陽,走為陰,彼粘我走,彼陽我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順為陽,背為陰,我順人背,我陽彼陰,陰陽相濟,陰陽相融。陰陽之道,乃太極拳修持之理論依據;走粘之法,為太極拳修持之不二法門。知此悟此,達此及此,方可“知勁”“懂勁”。 “懂勁”後,遵道勤修,朝斯夕斯,“終日乾乾不已”,加之默默思考,細細揣摩,逐漸可達到“隨心所欲”。
太極拳修持,何以能達到上述境界呢?最根本的必須領會把握“捨己從人”這個要領。 “捨己”為“走”,走為陰;“從人”為粘,粘為陽。陰陽之道,走粘之法,舍從之理。三者相融、相通、相和、相合。 “舍、從”之理,為太極拳“走、粘”法門操作運行之根本要領,凡悖於此理者,皆“捨近求遠”,背“道”而馳。綜觀太極拳學問研究,尚力者有之,認為“一力可降十會”;求勁者有之,感到“功夫好練勁難得”;好擒拿者,聲稱“技巧勁巧法更巧” ;愛擊打者,以為“好拿不如拙打”;善跤技者認為“拳術加跤,越練越高”;信站樁者言:“百練不如一站”;抓經、閉脈、分筋、錯骨、點穴,以至採眼瞼、拿耳垂……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在太極拳修持過程中,均受到學者不同程度的青睞與厚愛,但如前所述,此均為太極拳“懂勁”階段功夫,非太極拳“神明”境界功夫也。太極拳“神明”境界功夫,力去勁消,“敷、蓋、對、吞”,以氣為用,“剛柔俱泯,一片神行”,“無為而治”,“不戰而屈人之兵”。“仁者天下無敵”,“隨心所欲而不踰矩”,而得以“延年益壽”,這是太極拳修持的最終目的。筆者行文至此,有一絲隱痛感慨系之:筆者對一些武術名家的過早離世感到震驚與遺憾,其負面效應不容低估,且應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筆者對有的武術名家切磋較技出手傷人而不悔不退,感到納悶與費解。武術是“道”,旨在益己利人。和諧社會,武術不是“武打”、“武鬥”的代名詞。無怪乎前賢有“拳打腳踢下乘拳,妙手無處不渾然”的諄諄告誡;有“棚掤捋擠按世間稀,十個藝人十不知”的喟然慨嘆;有“萬般神通皆小術,唯有空空是大道”的明確昭示。太極拳修持,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太極拳修持必須將道德修養放在首位,只有修清靜無為,沖淡平和,忘物自然之心,才能有“輕靈活潑”,“全體透空”,“盡性立命”之體。對此,我們必須認真詳辨甄別,“心明如鏡”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