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散通空】
實現鬆的障礙就是行拳者自身急切求鬆的意圖,而心靜、無為才是實現鬆的前提和保證。練拳首要心靜。心靜非指強令內心鎮靜,而是要使急切求鬆的心情趨於緩和、坦然和寬鬆,繼而才能進入無欲無求的境界。單一地求松並不能做到真松,意氣在縱向松落的同時伴隨著橫向開展的散是實現鬆的關鍵。鬆與散是統一體,不能鬆就不能散,沒有散也就不能做到松。第一要知道往何處鬆散。不要認為肩松是要向下松到腰胯,腰胯松是要松到腿足,這樣腿足鬆就再也無處松下去,祇好承受負荷,從而導致腿足僵滯不靈。此皆為有鬆無散之弊,不能做到周身上下放鬆。打個比方,人身好比各樓層都堆滿了東西的一座樓。鬆散通空的目的是要將充塞於樓內的物品全部騰空,而並非將某一層樓的物品上移或下挪到其它樓層。負荷的轉移祇能加重另一層段的載重量,並不能真正做到鬆散。鬆散的意境是將羈困全身的意氣逐層段地鬆開並平衡散出身外,這樣才能達到一身舒適、同時放鬆。這便是縱松、橫散之意的走向。如果“鬆散”是第一步,即求達全體透空的前提,那麼第二步“通空”才是目的。將意氣平衡散出身外這一過程即與通出相關,通是散的延伸和發展,不能通出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散,散與通也是相互依賴、不能分割的。能夠通出,身體才能逐漸變得空靈。最後,全身猶如空樓一座,筋骨皮肉彷彿都已蕩然無存,這時便手不知其所舞之,足不知其所蹈之,悠然進入無我無為、全身透空的境界
【眼神的運用】
初級功法中的眼神,要結合意氣的集散,眼神的運用要配合形體動作和意氣走向的一合一開而一收一放,使周身內外上下皆一致,神意氣相合。須要說明的是,眼神的收斂、展放與眼睛本身的睜大瞇小無關,而是體現在視線所及的軌跡上,以意領氣向前延伸和向回含收的運行變化。當眼神向前延伸時,要將眼中的內氣從兩眼的外角鬆弛地放射出去;回收時是將放出去的眼氣由茫然一片的視野中漸漸向中間聚攏,再由眼部正中盡收眼底。經常進行這種一開一合的眼神鍛煉,可以補充眼部的營養成份,對提高兩眼的視力;煥發雙睛的神采會大有裨益。
進入中級階段,眼神自然能做到視而不見,並牽連到兩耳也聽而不聞。頭部輕鬆的感覺會使內在的精神舒暢地流露到顏面上,現出微微笑意。
不要把眼神的視而不見不見誤解為凝滯,似一潭靜水般沒有流動和變化。眼神的出入自然與心意相通,使神氣產生開合變化。將眼神作用融入拳架動作之中時惟要留意,眼神之出時必伴之以入,眼神之入時必定隨之以出,如此出入相間、循環有致,才能真正做到眼神的運用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相合。
當眼神內斂或內視時,並不牽連著眼瞼(粵音:檢,眼球前的軟皮肌肉組織,邊緣長有睫毛,可以保護眼球。) 下垂而閉目或瞇起眼睛不往前看;當眼神凝視一點時,也並非用力努目。如果不能正確地利用眼神,則會導致兩眼努得酸痛,非但於養生無益反而有害。
做到初級、中級功法中對眼神的要求,才能理解二目廓視之奧妙。
【意領內氣運行過程】
意領內氣運行涉及開胸、張肘、塞腰、鼓腕與三道氣圈的相繼出現。開胸是為了使胸部氣道暢通,內氣運行無阻。即所謂“胸不開,氣不通”。張肘是為了使肩部鬆開,通過張肘、鬆肩而使內氣在胸腔周圍彌散開來,以消除上半身緊張與僵滯的通弊。即所謂“肘不張,肩不鬆”。塞腰、鼓腕是當內氣下行至腹部後,內氣向腰胯四周彌散催發而引起的腰部向後依偎、位於胯兩側的兩腕向外圓展的態勢,以上完全是以意領內氣運行引致的身形變化,絕非單純的形體動作。如果單從形體上去表現開胸、張肘,勢必會導致緊張不適的翹肘、聳肩之弊。
開胸、張肘、塞腰、鼓腕的意氣運行過程是:意想胸部猶如兩扇門,門中間下端夾著一塊小石子。當用意將門向身後兩側推開之際,會有一種心胸豁然開朗之感。與此同時,小石子直墜腹中,丹田內猶如靜水投石,激起道道水圈向四外漫延鼓盪。當內氣盪至身後時,腰向後塞的動作便隨之而生,繼而當內氣盪向兩傍時,又會促使兩腕外掤鼓起;而後內氣繼續下行至襠間分向兩腿內側前三分之一處向下湧流,經膝內側、小腿內側、踝內側至湧泉穴,復由踝外側、膝外側向胯兩側上行湧流。轉經臀後向命門穴流注,再下行至尾閭,繼而翻轉沿尾椎前側向上運行至胯間,遂以意氣的上行線為中心,以意引領內氣向胯四周圓散出直徑約一米的胯氣圈;同時胯氣圈的中心內氣仍繼續上行至腰間,圓散出直徑約80厘米的腰氣圈;腰氣圈的中心內氣繼續上行至胸上方,再向四周圓散出直徑約一米的肩氣圈。
自意想開胸起至散出肩氣圈止,內氣運行得流利酣暢時約需兩分鐘。待內功進入較高層次後,內氣的運行速度便需快則快、要慢則慢,惟以“氣遍全身不稍滯”為要。
初學時,內氣運行至轉折處,心中必須要有“一靜”,此時心不靜則以下動作的內氣運行走向不明。 “一靜”之際,內氣的運行並非戛然而止,而是漸趨混沌、迷茫。繼而從一片寂靜中萌生出對氣機動向的感知後,內氣才隨之變換運行方向。內氣應毫無滯機地流走在開胸、張肘、塞腰、鼓腕、沿腿下行複上行並散發出三道氣圈的全過程中。
【頭部適得其中】
中級功法的“頭部適得其中”之要訣為“後脖頸蹭(粵音:t∫'?3,擦)衣領”,蹭是頸項松直,微微旋動著向後輕貼衣領。在頸蹭衣領的過程中,頸椎漸漸趨於正直,身體姿勢亦會自然中正,在達到立身中正的一瞬間,周身忽然間“一定”,頭部適得其中而自然神清氣爽,輕鬆舒適,恍如烏有一般。頭部輕鬆的感覺能令心中舒暢,而內心的舒適感又會自然流露到顏面上,現出微微啟齒的笑意。如此周身內外都處在恬靜、平和的意境中。經常注意後脖頸蹭衣領,可保持任督兩脈經氣的暢通,氣通則血行,從而消除大腦供血不足、頸項長年酸痛、玉枕不通等痼疾。掌握了上述的中級功法。即可得到養生之術;待昇華到高級境界時便自然領悟“懸頂”之秘法。於“瞬間一定”周身適得其中之際,身心受益無窮,有言語無法形容之妙。
如果不能正確理解頸部松直與頭正之間的關聯,意識不到頭部不正對於拳勢以及身體的危害之甚,就會聽任頭部在不留意間俯仰成弊。如頦過於回收,會令頭部低垂,頸前受壓,呼吸受阻,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精神萎靡不振。頭部上揚則會令頸後受壓,內氣祇能迴旋於夾脊與尾閭之間,而不能貫通玉枕。三關不通則頸項酸痛不適,頭部發憋、發脹,甚至導致眩等疾患。
惟有做到了頸部松直才能使頭部中正安舒,這在理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虛腋、肘墜、鼓腕】
虛腋的要領是要做到如“腋下夾著兩個熱饅頭”。當我們從熱氣騰騰的蒸籠內拿出剛蒸好的饅頭時,那一瞬間的手形與態勢就是對虛腋要領的最佳詮釋。這時手上拿捏的勁道分寸感極強,因為再緊一分就燙手,再鬆一分饅頭又拿不起來,同時也迫使我們的手形非要保持若即若離、恰到好處地虛攏狀態。這比喻既顯淺又形像地說明了虛腋在鬆開的同時又相合的那種寓對立於統一之中的奇妙騰虛勁勢。盤拳時始終想著兩腋下夾著熱饅頭,則兩肩、兩臂的內氣自會騰然暢行。久習之後便能習慣成自然,虛腋的形成便不必在人為地操作。錯誤地使兩腋虛離開,會導致兩肘翹張和兩臂僵緊,內氣因此受阻。兩腋不虛,兩臂就會緊貼軀幹;肩松不開,內氣便受憋難通。
真正理解了懸頂與虛腋的作用和意義之後,就能正確地處理和體現兩肘與腰圈間的關係。其關之要領為“肘意墜向腰圈”。所有太極拳的動作都是肘離腰圈最近,肘意墜向腰圈之後才能做到內外相合、以肘帶腰或以腰帶肘演練拳架,從而形成軀幹與上肢動作的協調一致與默契配合。
腰圈是肘的後援,肘的運行始終離不開腰圈的支持和援助,否則,手臂的動作與周身不合,上肢的動作勢必流於空泛,導致整體姿勢的虛浮之弊。
肘意與腰圈相互配合,肘自會適度張開,不會內夾軀乾和形成九十度死角的現象。
理解了兩肩、兩肘的理法後,接著就要探求腕部的理法。其理法的要領是“鼓腕”。但鼓腕不是單從形體上做到將手腕背部隆起。鼓腕先要使腕部鬆開,松腕不可在骨肉之形上做左右俯仰的調整,否則左松則右緊,前舒而後張,總也不得要領。應意想腕與手之間猶如脫離開一樣,使手鬆軟、旋轉靈活,不受腕的牽扯和控制,從而呈現猶如無手般的空靈之感,即所謂“沒有手,腕是禿肢”。當真正體會到沒有手的感覺之後,方能實現練拳時梢節柔軟,繼而才能進入鼓腕。從形體上看腕部有微鼓之勢,但絕不能以形代意,應意識到形的微鼓是受內氣催促所致。不可片面地模仿鼓腕之形,而忽略了鼓腕之意。當腕部鬆開時,腕與手之間如隔著一道鴻溝,內氣之通出如騰越鴻溝而灌通兩岸,此為鼓腕之真實用意所在。真能進入腕部鬆開階段,手腕會有較長一段時期感到不吃力,甚至連提一暖瓶水亦覺難。待內氣貫足後,腕內勁不僅能恢復,還會比以前有所增強。
【勁源】
勁源是內勁的發端地。勁源在人體有兩處。一處位於背後兩肩胛骨下角聯機正中。另一處須待內功進入較高層次時出現手掌心偏上的中指根處,即所謂“勁源上手”。練拳時,背部之勁源是全身內勁集散之處,每一拳勢所需的內勁都要由勁源發出,經兩臂的上線或下線通向兩手。勁源的運用很有節制,當拳勢需要時就催發相應的內勁通向落點,內勁到達預定的落點後勁源便馬上變空,即所謂勁源的奧秘是“一通即空”
各種內勁相互之間的轉換與變換也要由勁源變勁而達成,當四正內勁改變為四隅內勁時,只要背後勁源內意想的十字微一旋轉,形體無須任何變動其正隅就能互變,此謂之“正隅相化”。功深後勁源上手,手上勁源之功用與背部勁源相同。
要注意,手上勁源與背部勁源不可同時應用。待功深後運用手上勁源時,其速度與威力遠比背部勁源來得快,即所謂“接手點中求”。
【內外相合】
內外相合是“內三合”與“外三合”緊密結合的統一行動。 “內三合”是要求把神、意、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氣形成的內勁,好像是棉裡藏針,柔中寓剛。 “外三合”表現為肘旋膝動,肩開胯隨,手出足移,形成相互呼應的上下相隨。內外相合應當體現為“內三合” 是“外三合”的後援和內在動力。例如運用捋勁要外開而內含。內外協調才會有續勁,才能做到引發自如,達到養生和技擊的目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