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拳規律:起始、運行、終止、變換

盤拳架時,首先要意識到整套拳架是由一個拳式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到下一個拳式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如此循環往復所構成的。要認清和把握這一行拳規律及神意氣之間內在的聯繫才能正確的演練拳架。

1.起始:這裡的起始不是身形、手勢動作的開端處,而是指自身之神意氣萌動之初。拳論講:"神為統帥",首先要使精神提起。精神提起必須通過收視返聽才能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後方可心靜。心靜則意專,才有"心為令"之說。心是發號施令之處,誠所謂"運用在心"。氣為旗,即內氣為驅使。內氣非呼吸之氣,先師指明內氣的作用是催姿勢。不要誤認為內氣是在身內一股一股呈波濤之狀催促身形手勢的運行。這種內氣催動姿勢是連綿不斷地循拳勢的走向而彌散的。它的流走即無體內體外之區分,亦無努氣、憋氣之感覺。在神意氣的綜合作用下,催動形體開始動作。

2.運行:身形手勢始終依賴神意之引領和內氣的催動而運行,絕不要單一地只做形體動作。由此才能意識到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必須做到"意在先",這樣將"凡此皆是意,不是形"的至理明言從習拳之始就落到實處會少走很多彎路長此以往,重意不重形、妙在五陰五陽的行拳意識才能逐步建立起來。

3.終止:身形手勢的開合是有限度的,而意氣的運行卻不受任何外在條件所限制。當姿勢開出或合回時,身形手勢都要留有迴旋的餘地,才能恰到好處地體現直中有曲、曲中求直的妙趣。此處須加註意,形到終點時並不等於意也到了終點,意不受形的支配,只依心發之令而行止,所以要使意的運行終止時,必須做到心中一"靜",才能令流動之意停下來。

4. 變換:進入變換,即到了身形手勢的往返轉折處。此刻雖然形與意的運行俱停,但內氣仍在無內無外地氤氳[粵音:因溫。陰陽和合、祥瑞之氣]積聚,促使精神再度提起,使"神為帥、心為令、氣為旗"的運轉重新開始,引領、催促下一個姿勢進入起始狀態。須注意,變換是神意氣沿大小不等(依不同的拳勢而定)的180度半圓形圓轉流行。半圓形之一端是上一式的終止處,另一端則是下一式的始發處。變換是陰陽相互化育、相互轉換之處和神意氣自現奧妙的生髮地。

中小氣球

   1.中級功法中小氣球的釋義:

一般人練太極拳時,只知手心要虛攏成瓦壟狀,卻不知在虛攏的手心裡要容有一個小氣球。小氣球在圓形圈走的拳架中起著婉轉迴旋的重要作用,它的出現與運用是手部動作虛靈變換的內在根由。

先師授拳時講,盤拳自始至終手中都要有小氣球,無論成掌、變拳還是鉤手都須如此。要意想雙手心各含有一個小氣球,這一點無論在盤拳中還是揉手時都至關重要。當做盤拳之用時,能由此而引導兩手漸趨鬆軟,手鬆軟後才能使內氣通出。當盤拳至掌心向上時,要意想雙手似擎著兩個小氣球;當手心旋轉朝下時,兩手心如同含攏著兩個小氣球。但無論擎與含,都不要用手指摳[粵音:溝。提起、挖、掏]小氣球。當手心朝上擎托時,小氣球似有離手騰起之意,此時兩手要以沾粘之內勁將小氣球穩在手心裡;當手心朝下時,兩手要有連隨之內勁,使小氣球倚偎在掌心裡,由此體現"重意不重形"的行拳要求,鍛煉雙手的沾粘連隨之內功,漸而求達猶如無手之感。小氣球可以向身外催出,也可向體內納入。其向外時,總是從掌心催出,隨即便接回掌心。由此可領會小氣球與手之間內外相合的相互關係。當小氣球從手心納入身中後,雙手便頓感輕鬆靈活,而身體即有動轉遲緩之感。由此可見,氣球雖小,確有物質內涵,它對人體的影響與關聯是非常密切的。

2.高級功法中小氣球的釋義:

進入高級功階段小氣球非以掌心的擎或含來表現,而是自然賦予小氣球一種不可思議的升、沉、定、走及有圓而無邊之神奧。故在起勢時,雙手毫無意氣之掛礙牽絆,任由小氣球來引領開合,手的變換也是沿小氣球的邊緣無意念的揉摩旋轉。如此演練方能"重意不重形"。

兩足間著意點

二點(成弓步時,重心的著落處即二點。二點位於前腿踝內側)

三點(是進退轉換的過渡點,無論弓步轉換為虛步或虛步轉換為弓步,都要經過兩足中央的三點處。當立身中正時,身中垂直線要落在三點正中的邊緣上,否則會轉換不靈活。)

四點(成虛步時,重心的著落處即四點。四點位於後退踝內側)

在盤拳時,伴隨著動作的運行,意念在兩足開立的狀態下,要有相對穩定的落點。把兩足間的直線距離分做四段五點,便是意念下行時著意之處。五點具體位置是:第一點和第五點分別位於前後腳的踝下與足跟之間;第二點臨近前足的踝內側,第四點臨近後足的踝內側,第三點則在兩腳正中央。盤拳時,身中垂直線自始至終都在第二至第四點之間運行,無論做什麼動作,它都不應落到第一和第五點之上。第二和第四點是身中垂直線的著落處。當身中垂直線由第二點經過第三點到達第四點時,兩腿自然而然地形成虛步;反之,身中垂直線由第四點經過第三點到達第二點時,兩腿就自然轉為弓步。運用身中垂直線在第二至第四點之間運行時,由於運行路線短,不但弓虛步的變換能夠迅速、靈活,還能順遂地實現“平送腰胯尾閭垂”的行拳要領。假若成弓步時身中垂直線落在第一點上,必然使前腿的膝蓋超過腳尖,導致身形過度前傾而使前腿負荷沉重。成虛步時,若身中垂直線落在第五點上,必然使體重坐實在後腿與後足跟上,從而導致後腿負荷沉重而緊張僵滯、變換不靈。

在盤拳時,運用第二、第四點不等於步子小,只會使下盤有活潑輕靈、毫不吃力的感受;相反,若身中垂直線落在第一、第五點上,並不意味著步子放大,只能做成下盤僵滯、運轉不靈;導致變換過程無謂地延長,不能做到步隨身換。

總的來說,步法的進退轉換如能依靠身中垂直線的移動來完成,兩腿就沒有荷重感。如在做弓步時,意念落於第二點處,便可使前腿不僵;在做虛步時,意念落於第四點處,就能使後腿不滯。立身中正時,意念落於第三點處時,周身內外便會不偏不倚、松靜自然。

半握拳

掌變半握拳是將外氣抓握拳心,再變拳將外氣握成球:拳變半握拳是以內氣充盈氣球融成內勁,以增加氣球自身的威力。

   身背後倚

意領身形由頭至兩足向後偎倚,使身後一面貼內氣。

   背部後倚

意領背部向後偎倚,使背貼內氣。

   行拳心法總口訣

神視凌空點運行,心納意吞背氣呈,足移手出己不知,奧妙盡在時機中

 

身如鐘

身如鐘的喻義在練拳中期體現得尤為真切。在這一階段,一舉手、一投足,周身上下恰似寺院中懸吊的大鐘,渾厚、沉穩而又渾然一體。至行拳後期,隨著功夫境界的不斷提高,周身的虛實漸趨空靈,此時行功的意境恰似廟宇內殿簷下懸掛的風鈴那樣輕巧伶俐、動盪隨風。風鈴的外部與鍾相仿,只是體積要小許多,風鈴內下盤懸垂一多棱形的錘,風吹錘搖碰撞鈴壁發出聲響。盤拳時意想身體如同一口大鐘,則鐘蒂為頸項,鐘頂為肩部,鐘頂以下五分之四處為腰部,鐘口為胯部。肩、腰、胯的動轉要像被套在大鐘上一樣一動全動、一停全停。身內即是鍾內,軀幹不能任意扭斜搖晃。中心垂直線為鍾繩,鐘錘系在中心垂直線的下端,鐘錘可在鐘口內向前、後、左、右直擺或弧形旋擺。初學時,鐘錘只​​能在兩大腿間直擺,待運用熟練後才能提至胯圈,功夫達到更高層次時,鐘錘能上提至胸口處,還能在胸、胯之間任意地提落和旋轉。由鍾錘的擺動而催發出的內勁具有一往無前的威力且不囿於身形的局限。以鐘喻人,鐘身即是人的外形;鐘錘即是運用內勁的準繩。身形的前後運動,是鍾錘前後擺動所致。如此才能做到意先動,繼而形動,利用鐘錘的動盪使兩下肢自然相連繫,下盤動作既輕靈而又穩固。

 

身中垂直線與鍾錘雖然在身內所處的位置相同,但所起的作用並不一致。身中垂直線與二四點相配合而使兩腿有虛實之分。身中垂直線不能上提下落,只能向前後、左右直擺。當人體直立時,通過身中垂直線的運用,身形可以達到“上下一條線”的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行拳運功時則能做到“平送腰胯、手腳齊進”。待功深時,身中垂直線會膨脹粗大成浩然正氣,擺動更趨靈活。

而鍾錘既可以向前後左右悠蕩,又能旋擺,還可以在胸胯之間上提下落。盤拳時,身體短速、靈動的旋擺,悠蕩動作都賴於鍾錘從中主導。

身中垂直線與鍾錘不會同時出現、同時應用。所謂一心不可以二用。當運用身中垂直線時,身中垂直線即出現,用過即消失。鐘錘亦是如此。

 

開合相寓

生活中常發生這種現象,當一股勁發出時,相反的另一股勁會不期而至。比如人面壁而立向前用力推牆時,身體會因反作用力而後仰;開槍射擊時,推進力使得子彈前衝,而同時產生的後坐力會使槍托猛向後撞. 凡此現象皆開中必有合,合中必有開;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開合皆在彼此相關互育中存在,此即太極拳開合現象的根源。

氣的運行皆須以“意”引領。氣的運行無論是從上向下、從內向外或沿圓形的運走,都要視為陰陽兩處同時運走,即陰陽之兩個極點此開彼合、此合彼開。陽極之點是人為意領的運走,而陰極之點是自然無為的運走,否則無陰陽概念,就不能正確理解拳論中“開合相寓”的實質。無論意氣如何運走,都是沿相同的兩條線(即陰陽各一條)運行。由陽極點開出,則陰極點必然合回。陰極開始運走之點,就是陽極開出去的終點,而陽極開始運走之點,同樣是陰極合回的終點。

 

招中術

招中術即招式與內勁的融合練法,在招中術的運行過程中,招(姿勢)的運行狀態是可見的,而術(內氣)的流動則不易被功力尚淺的人所察覺。楊式太極拳注重內外兼修,要求每招每式中都要有術,術又必須由招式通出。招與術互相依存而相輔相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m88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