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雙重”語出於《太極拳論》:“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其意是:對方用勁.我相應地把自己的勁偏沉於一端(不與對方的實力相頂相抗),這樣就能保持勁路的相隨而暢通。反之,如我也以重力相抵抗,那便形成雙重,這時勁路便發生重滯而停頓了。推手運動中,兩力相頂、相抗,或者與此方向相反而原理相同的硬拖、硬拉,即兩個重力相抵或相爭,都叫做“雙重”。雙重是太極推手之大忌,要想學好推手,就必須克服雙熏的毛病。否則即使練一輩子推手,仍不免會受人所製。

因為雙重的後果,必然是以大力勝小力,造成“有力打無力”的結果。這與太極拳“順人之勢,借人之力”“以小胜大,以弱勝強”等原則是相違背的。如果太極拳推手是以大力勝人的話,那與其他拳派的技法就毫無區別了。從力學原理上來說,凡是用力作用於物體,必須使物體受力才能起到推動物體的作用;反之,凡是不能使物體受力,那就成了真正不得力的“無用功”了。因此,儘管對方用大力來推我,我只要順從不離而又不與對方頂抗,那就無損於我的一根毫毛。這就是拳訣所說的“山葦難壓我”。如果我用力頂抗,那就犯了雙重。

在雙重情況下,如果形勢相當,實力相等,那麼兩力相撞的結果,不是遲滯地相持不下,便是兩敗俱傷;否則,必然勢順力大者勝。然而不論誰勝準負,這都屬於“消耗戰”的範圍。如熟悉太極拳技法,當對方犯雙重時,我就乘機順勢借力發放,這樣藝高者往往“出手見紅”,百發百中。所謂“雙重則滯”,滯是滯頓、重滯的意思,表現為雙方勁的通路受阻。如果把來勁比作流水,而今我採用疏導的辦法,把它引向我身側,這樣激流就衝擊不到我的身上來了;同時我利用物體運動的重心、慣性和合力等原理,順著來勁的去向加大他的力,促使其在上下不能相隨的情況下,導致重心越出支撐面而失重傾跌。這種“運動戰”顯然比消耗戰強多了,但技術要求也較高,最重要的是“動急則急應,動緩而緩隨”,而絕不可犯有雙重。只要不犯雙重,且能上下相隨,那即使不發勁,也能自立於不敗之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m88965 的頭像
    mom88965

    ~隨性~

    mom88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