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十三式"解密 王培生口述
註:我師王培生先生,生前對太極,八卦建樹多多,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遺產。在先生仙逝一周年之際,特摘發先生生前講話一篇,以示懷念。
「太極本無法,動靜即是法」這說明了「太極」二字的真正意義。因為太極拳沒有固定的法則,實際就是以十三勢,即八方(八卦)四正四隅,五步(五行)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這十三字合而謂之「十三勢」。
八卦是指四正四隅,棚、捋、擠、按為四正,采、挒、 肘、靠為四隅,謂之八方。這八方的位置都在人體本身,將來講推手時,實踐體會就有意思了。
按易經說的十二地支有六沖六合,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位置在人體本身,裡面包捂八卦,即八方,而八方的位置如下:
棚:棚,勁屬水,在北方,北方壬癸水,人身有命門穴,在兩腎(兩個腰子)中間,右腎的左上角,此處發棚勁。過去書上也有「捋南棚北、擠東按西」的說法,從前一般是秘而不傳的,我今天把這些給大家介紹,你們想著來回那麼做就行。用棚勁時,手上不用使多大力氣,只要你注意想自己的命門穴,眼神看對方眉毛(眉攢、眉梢),他人就起來了。而棚勁屬水,見縫就鑽。
捋:捋勁屬火,在南方,南方丙丁火。人體為玄關竅,在兩眉當中,你看人坐著,「火」字也就表現出來了:由鼻子尖到右眉毛是一撇,到左眉毛又是一捺,這是個「人」字,再加上兩隻眼睛這兩點,就成「火」字了。這火,又叫午「火」,火能化萬物,在太極拳中叫捋手,是舒展的意思,好比有褶子的地方,給它劃拉平。在力學上叫作分力(那個發勁叫合力),即力的合成與分解。分力怎麼分?如來手集中,給它分開、分散,比如要卸一車磚拿起磚來就嘁嚦哢嚓都給它卸了,不要去碼好(沒有那麼多工夫)。實際上對方來手了,你就隨便把來手這兒一扔,那兒一扔,這兒一捋,那兒一捋,把對方來的分力開,化整為零,給它分散了。合力是化零為整,把很多的力集中在一點上,那是棚 勁,就是位置不同。
捋的方法:用眼神帶著自己的手去劃時代自己的眉毛,比如用右手劃,先是手心向裡從左眉梢劃到左眉攢,再手心向外從右眉攢向右眉梢劃去,這是陰陽變化,由陰掌變為陽掌,即由柔變為剛,先柔後剛,這時對方就起來了。不管對方的力多大、多沖,也不用著急,輕輕一劃就行。劃時後手不能弱,前手帶著後手走,做等距等速運動。熟練後眼看眉毛就行,往左看,人往左轉,往右看,人往右轉。這叫捋。
擠:擠勁屬木,在東方,東方甲乙木,為直勁。在人體脊背,發的時候意想脊背,要發出整勁,就是兩手的兩個接觸點,像兩條電線的兩個頭,前腳放在兩個接觸點的中間,再用脊背去找前腳。眼神要穿過對方,越往這處看,這人出去的就越遠,像木頭杠子杵一下那個勁。前腳尖的位置就放在對方的腳跟,往前邁,一個衝力,就跟木頭杠子似地杵出去了,有時你意念想得足,如屋子有多大,木頭就多粗,很大的一墩擁出去,擠勁也叫打擠,打穿透。
按:按勁屬金,在西方,西方庚辛金,按破擠。酉金在前胸,即肺臟,用按須涵胸。具體做法是前胸與右手合(酉與巳合),手與前胸一平就按。按不是用力按,比如用力去按汽椅子,越用力按人繃起得越高。又如推手,兩人較勁,像摔跤似的,越按越起。所謂按勁,實際上輕輕一扶就行了。向左化對方,體重放在右腿,眼神往左下方斜看,使對方來衝力以後往斜下倒。你左手跟前胸對正以後,體重放在左右腿,眼往右下方斜看,一涵胸就是,這是向右化對方。
現在四正有了,即捋南、棚北、擠東、按西。發棚勁進攻,用捋勁化解;對方用捋,你用擠來進攻,就想脊背,往這兒一想,前腳必須放在兩點當中,不能偏,偏了就打旋,力量不足。自己的腳、兩手與對方接觸的中心線,必須掌握好,再用脊背去找前腳就行。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人體的位置如下:
腰為子,右胯為丑,右腳為寅,脊背為卯,右肩為辰,右手為巳(體重在右腿)。玄關為午,左肩為未,左手為申,前胸為酉,左胯為戌,左腳為亥。若體重在左腿時,除子、午、卯、酉四正(東西南北)不變,其餘四角(四隅)則有變換,即左胯為丑,左腳為寅,左肩為辰,左手為巳,右肩為未,右手為申,右胯為戌,右腳為亥。而四正又是子午相對,卯酉相對,東為脊背,西為前胸,南為玄關,北為命門。四隅為東南、西北、西南、東北,隨體重的轉而來回變化。而肩、胯的交叉變化叫丑未辰戌,手足的交叉變化叫寅申巳亥。四正為棚、捋、擠、按,四隅即采、挒、肘、靠。
采:是午與未合,「采」是選擇的意思,挑選對方訴弱點(背力不得勁的地方)采他一下,使對方的重心越出體外。采是由前上方向後下方,是自己用玄關穴找采勁一側的肩井穴。采勁要出向外放射的勁,不管對方發多大的力氣也要把他采住。采是怎麼個采法?如對方揪住自己,你就拿午與未合,拿眼神為右肩,對方就起來了。拿眼神看左肩也行,都為采,看左右肩要根據體重的位置而定。
挒:是手與腳分,挒是使腳蹬地,用手托天,整個與采相反的,挒是分開。
肘:是意念上勞宮穴與肩井穴相合,即手、肩、肘向前打,好像寶劍尖。你若往前打,對方一扶著肘,你就拿手找肩,這人就起來,手找肩就頂回去了。如果向後打肘,即肩找手(辰與巳合)。若用肘采也一樣,你拿肩找手,這人往後栽,手找肩,這人往前打,只要對方扶住胳膊,一找,對方就出去了,這是前後平肘,平肘是拿手找肩,一平,就像寶劍尖似的。肘法的練習有16種。
靠:是肩與胯合(腰找胯也行,胯找足也行),對方不管扶住哪兒,拿胯與足一合,實際胯與肩也合了,肩靠、背靠、肩打、胯打都行,好比肩與對方要接觸了,接觸點與眼神是相反的方向。
肩與胯合也是交叉相合的,左肩與右胯,右肩與左胯。丑戌屬胯,辰未屬肩,用相衝力,要配合眼神,眼回頭看的方向與接觸的肩或背同手找成相反的直線。
靠是擊打的意思,最重要的是在視線,這點要特別注意。好比肩要與對方接觸了,讓接觸點與眼神成相反的方向就行,要記住,如肩向右前方發,回頭一看,視線與接觸點成一條反方向的直線。若眼往前看,力量去不了,一回頭力量就去。
采、挒、肘、靠為四隅,也是迴圈互用的。對方用肘我拿采破他,采破肘;對方用采呢,我以靠來破:用挒破靠,也是那麼迴圈的。
四隅補助四正之不足,四正用不上了,不靈活了,用四隅。就是出圈以後,拿四隅補助四正之不足。
糾正姿勢用十二地支,每個姿勢組成都通過六沖六合,「六合」是一個姿勢完成了,而在一個姿勢的過渡期間為「沖」。比如抱七星,這怎麼編六合呢?就拿實腿為一條直線,在一條凳子上也行,在一塊磚上也行,就是體重在右腿,拿子(腰)與丑(胯)合,即腰與右胯合。寅與卯合呢?右腳為寅,拿脊背、腰胯跟隨它合,命門脊背,腰胯跟它合了後,卯(木)與寅,即脊背與右腳合,也在一條直線,這叫子丑寅卯。辰(右肩)和巳(右手)也往右腳集中,午(玄關)未相合,看著他以後給他領起來。未也往實腿集中,申是左手,大指對正前胸。戌亥是左胯左腳,往前伸直後,意念頭全在這集中就整了,糾正姿勢時你不用去找他姿勢就正確了,這腿也沉了,虛實也分不清了,這叫六合。六沖就指在這分散,這兒變化時又變了,變打擠,這是子與丑合,這在這兒過渡,這是分散,分散即是六沖。子午相沖,卯酉相沖,......為六沖,寅、申、巳、亥相沖。凡是那一個字後邊一個字到七個字都是丑未相沖,寅、申、巳、亥都是相沖的。完了以後,又是子與丑合,左腳為寅,跟脊樑背井離鄉往這兒合,寅與卯合,辰巳一合,午戌也往這兒集中......申是這手,打的脈門,這右手與前胸合。戌亥右胯與右腳,伸直以後也往這兒集中,這個蹬勁就出來了。你像剛才發勁,如撲面掌把人打出去多麼遠,這實際放平舒展以後都往一處集中,都往一處集中,這發勁就出來了。
上面講的是十二地支,包括八卦八方、四正四隅。還有十天干,十天干革命是:甲、乙、丙、丁、戊、已、庚、壬、癸。五行是屬於十天干,那是兩個字組成一個字:
東方甲乙木,卯木,在脊背。
南方丙丁火,午火,在玄關。
中央戊己土,在中丹田臍下三寸,仰臥由肚臍往裡3/10處,或從命門往前7/10處,叫中丹田。人要恢復疲勞,三田合一,一天不管多麼勞累,只要一刻鐘的工夫就行了,只要把上、中、下丹田三點掌握成一條直線,就能很快恢復疲勞,這太極拳又結合氣功。
西方庚辛金,西金,在前胸,膻中穴,肺臟。
北方壬癸水,子水,在命門穴,右腎內側的左上角。
五行在太極拳裡怎麼用呢?十天干是指步法,以步法為主,像前進時想北方壬癸水,欲追擊想命門,把眼神往高一點看,看多少呢?就是看自己的眉毛斜上一點、約有一寸高的位置,腿就被腰催著走,腿就往前動,追擊對方時不要想追對方,你越想追對方就越慢。前進想命門,眼看斜上方,忘掉兩條腿。
退時想玄關,眼睛斜向下看,眼睛下落點與兩腳分開同肩寬成正三角,腿自然後退,把玄關往下一落,腿自然後退。這叫用十天干做前進後退。
左顧是左顧木。在字義上;講,向左轉、右轉都不是,就是一想脊背與實腿的腳相合,眼神順腳的前方往前看,即寅與卯合(脊背與實腳合),叫左顧。回頭體重到右腿上也是,拿脊跟隨右腳一合就是。這叫左顧木,即打擠的勁,左顧就是用一個側面。
右盼金,金想前胸與手合,申與酉合,眼神斜向下看,這叫右盼金。你想左顧木就是想脊背,右盼金就是想前胸,你一想脊背左顧木,一想前胸右盼金,實際一個人側面躺著,東西南北中,四正方都出來了。
中央戊己土,雙土為圭,練氣講究刀圭,即牛角尖,不讓你休息,如頭懸樑、錐刺股,刀尖、牛角尖也要紮。聚精會神領著氣往上升,這叫中央戊己土,雙土為圭。戊己土在這變化中叫中定,好比被對方擠得沒辦法了,這時你先想命門後想肚臍,身子自然下落。
太極拳所練的十三勢就是指的是這個,是十三個部位,八卦指的是前面手的變化,五行是腿法的變化。老拳譜上都有太極十三勢,就是八卦五行,也就是八方五步,今天把過去「拳」不說的東西給大家介紹一下。
練太極者,頭頂太極(腦子想一動一靜,不能離開太極一陰一陽),懷抱八卦(八方線:四正方、四隅角),腳踩五行(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太極拳的手之運動有八方,足之運動有五步。
(八卦即: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震仰盂、艮覆碗、兌上缺、巽下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