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作為一種古老的養生文化流傳至今。 不知有多少人在習練和研究它。可是很多人並不明白學習太極拳的真正目的和怎樣才能得到更好的習練效果。 很多人是專為練拳而學拳。 其實學太極拳真正的目的應是。 學的是拳,練的是心;比劃的是招式,體會的是哲理。在學習太極拳法的同時,太極之道也開始深入人心。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講究渾圓一體,形於外而參於心。當今社會,紛繁複雜,然各種名利紛爭,究其根本,不在其人,而在其心。 《菜根譚》有說:心圓而安,天下自寬。又說,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也正是莊子所說的:“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太極拳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練拳的基本要求是:心懷中正,不偏不倚;“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王宗岳《太極拳論》。因此,太極看是練身、實是練心。  老師在教學中時時提醒學員們要做到“心靜神寧,平心靜氣”、“不丟不頂”,所謂“靜而生定、定而生慧”,若佛家中的“正、等、圓”,這將有助於練習者拋棄俗間雜念,修身養性,探尋太極先賢“閒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的灑脫,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平衡。“心中常舒泰,名利總不貪。參透機關,識彼邯鄲,陶情於漁水,盤桓乎山川(《陳氏家乘》)”,在太極拳的課堂裡,所有人都在感悟太極神韻中,變得倍感輕鬆融洽,體味到和諧的玄微之美。  

  上善若水,潤物無聲。太極精神已經如一絲甘泉滲入到每個習練太極拳人的心中,越來越多的人融入太極運動中。工作之餘,手分陰陽,修身養性,其樂融融。 “徹誌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我們相信,太極運動將以更快更好的形勢向前持續開展,具有恆久生命力的太極精神也將為我們思想帶來新的啟迪,和諧之風將吹遍全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m88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