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練拳必須以氣引領。練拳時應腹式呼吸,這樣效果更好。腹式呼吸一是可以保持使呼吸深長勻緩,二是可以丹田聚氣。陳式太極拳傳人陳小旺說,練太極拳應以丹田為核心,帶動全身,建立一動全動,節節貫穿的運動體系。因此,練拳必須結合練氣,即初學者應同時練習站樁,比如兩臂胸前環抱,兩膝微蹲,腹式呼吸,養氣聚氣。丹田氣足,練拳時就能使氣貫通四肢,貫通經絡。
    
二、練拳時必須虛領頂頸,尾閭下拉,即下顎微微內收,頭頂百會穴上引,彷彿頭頂有一根無形的細繩,將你的頭向上輕輕牽引;同時尾閭下拔,使全身脊柱對拉拔伸。練拳時以丹田帶動腰和胯左右轉動,修復你的頸椎,腰椎,真正達到養身健體的目的。

三、練拳時應注意配合自身俱有的節奏,以丹田帶動,一動全動,動作可快可慢,根據自己的心情,根據自己氣脈運行的節奏。切不可按照口令之類的東西。現今不少拳友,到處尋求練拳的錄音帶,聽從音帶裡的節奏練拳。殊不知音帶裡的節奏是他人的,並不一定與你自己的節奏相合。這樣邊聽口令,邊打拳,與其說是練拳,莫如說是做操才更合適,失去了太極拳的真諦。
    
四、練拳時應立身中正,不可前傾後仰,以至妨礙周身的氣血運行。無論弓步推掌,還是馬步下蹲,上身必須挺直,不要左右前後偏斜。當然,挺直並非強硬挺立,而是頭頂與尾閭對拉,保持一條直線。動作的關鍵,不在模擬得多像,應注意減少偏差,所謂偏差就是動作不要太過,如雙手前按時,身體不要前傾,左右雲手時手臂不要太偏。在技​​擊方面,可以避免被對手所製,在健身方面,可以避免氣血礙滯。

五、前胸內含,脊背成弧形,命門外撐。兩側肩井穴與兩腳腳心湧泉穴遙遙相對,兩手小指指尖與兩腳小趾趾尖意念相牽。注意這幾個要穴,大致就能做到一動全動,節節貫通。
    
六、一起式,就要分出動作的虛實。雙手雙腳不可平均著力。所謂太極者,即陰陽也。
    
其實,做到上述幾點,不光是練太極拳,就是練武當內家拳任何拳術,都能有好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m889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