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太極盤架,鬆柔是其中的一大要領。
盤架子的時候,首要者為松。松是松筋骨。所謂松筋骨,就是鬆骨與骨之間的韌帶,擴大各關節的活動餘地。作為太極拳,特別應注,意松脊柱之間的韌帶。練拳中不斷地運用“頂頭懸、鬆腰胯、含胸、拔背、鬆肩、垂肘”等等法則,迫使脊柱間的韌帶不斷地拉長和收縮,使脊柱內的脊髓和脊神經受到良好的調節和鍛煉。脊髓是軀體臟器與大腦相聯繫的通道,練好太極盤架,使身體各部位受到良性的刺激,通過髓體更為迅速地傳入大腦皮質,大腦的反應加快,也就是加強了身體對外界反應的敏感度與協調性,加強了“以鬆待緊”的太極松圓柔順的盤架功夫。
那麼,怎樣使筋骨鬆呢?這裡面有一個“練緊”的問題。
所謂練緊,就是練一個“扭”字和一個“拉”字。
練拳在完成每一個動作時,都貫穿著“扭”與“拉”。每一個動作裡面的每一動,都是骨骼與骨骼、關節與關節的“扭”。不是左轉右,就是右轉左;不是上旋下,就是下旋上。 “扭”就是圓轉地旋絞,在轉旋中,把關節和韌帶扭松。太極拳是圓運動,它有整個動作的大圓旋,又有局部動作的小圓旋,循環往復始無窮。